
医学影像检查
医学影像检查包括:x 线成像、CT检查、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
对人体有射线伤害的检查有(CT 检查、放射性核索显像、X 线成像)
▋X线成像
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首选X线。
▋疾病 X 图像表现
大小改变,如心影增大
位置改变,如关节脱位
形态改变,如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变化
轮廓改变,如心脏病、心包病变、骨关节疾病的诊断
密度改变,如肺内异常密度增高
功能改变,心包积液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
▋CT特殊检查技术
(1)螺旋CT
(2)CT血管造影:
(3)CT仿真内镜检查
(4)定量CT检查
(5)多层CT扫描
▋超声成像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在20000次/秒(Hz,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间的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并处理后,形成图形、曲线或其他数据,以诊断疾病。
▋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
(1)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
(2)检测某些囊性器官(如胆囊、胆道、膀胱和胃等)的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
(3)检测心脏、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包括对各种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血管畸形及闭塞性血管病变的诊断。
(4)检测脏器内各种占位性病变的物理特性。根据占位性病变的声学分型,鉴别占位病变的实质性、囊性、还是囊实混合性,部分还可鉴别良、恶性。
(5)检测积液的存在与否,以及对积液量的多少作出估计。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胆囊积液、肾盂积液及脓肿等。
(6)产科上可确定妊娠,判断胎位、胎儿数量;确定胎龄,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发现胎儿畸形;评定胎儿生理功能。超声引导下还可对羊水、脐血、胎儿组织取样做染色体等实验室检查,或对胎儿进行宫内治疗。
(7)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做针吸细胞学或组织活检,或进行某些引流及药物注入治疗。
其他临床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价值。
主要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房室肥大、心肌受损和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
辅助诊断:瓣膜活动、心音变化、心肌功能状态等。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核医学必备物质条件
1.放射性药物(如锝-99m、碘-131等)
2.放射性试剂(如γ光子)
3.核医学仪器(如γ闪烁探测器、 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自动型γ计数仪等)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的用途包括(借助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病变,确定其部位范围,并可进行照相、活检及进行某些治疗)
在诊断上内镜应用最广的是消化道和支气管的检查
出现顺序:硬式内镜、可曲式内镜、纤维内镜和电子内镜。
光导纤维内镜利用光导纤维传送冷光源,管径小,且可弯曲,检查时患者痛苦少。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检查,亦称胃镜检查;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乙状结肠镜、结肠镜和小肠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重要方法之一